Q3营收净利双增长股价却滑坡,想进军印尼的小牛能“牛”起来吗?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短视频,自媒体,达人种草一站服务 11月23日美股盘前,小牛电动发布了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盈利低于市场预期,财报发布后股价一度跌近13%。截至美股研究社发稿,每股报32.99美元,总市值为24.28亿美元。 作为国内电动自行车的革命者,打着全球领先的智能锂电电动车的旗号,小牛与在港股上市的雅迪以及在A股上市的新日并成为“双轮电动三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在19年的品牌关注度仅次于销量第一的雅迪。受疫情影响今年在中国的销量也是猛增,股价一路暴涨279%。 然而,本次财报发布股价跌幅颇有些大,虽然与本季度小牛电动营收净利润同比均有所增长,却未能达到市场预期有所关系,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小牛在财报中将第四季度的营收增速从三季度的36%下降到了15%。这使得部分投资者对其产生一些担忧,进而影响到市场情绪波动。 那么,小牛电动为何要将第四季度营收预期增速调低?决定进军印尼市场的小牛能成功实现自己的野心吗?美股研究社认为,结合本季度财报数据或许能得到一些答案。 营收“疫”外同比反弹式增长,中国市场成营收主要驱动力 财报显示:小牛本季度营收为8.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7%;两轮电动车全球销售2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67.9%。 本季度市场营收预期为9.84亿元,而小牛实际的营收为8.94,低市场预期营收大概10%左右。美股研究社认为这与小牛电动的营收来源有较大的关系。小牛电动的营收主要分为国际市场与中国市场,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据电动自行车总收入的92.6%,而国际市场仅仅占据总收入的7.4%。 中国在年初爆发疫情,随后迅速发起隔离,人们恢复上班的时间也相对较快,相较于风险更大的公共出行交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电动自行车用于通勤,小牛电动也随着受益,销量一路暴增,扩张速度也非常快,自第三季度以来的三个月在中国的专营店就增加了182家。 但随着疫情影响变小与经济的复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慢慢恢复正常运行,加上电动车价值高较日常生活用品的使用周期较长,一般在2~3年,人们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购买需求也在逐渐下降。 除此之外,共享电动车也是冲击小牛销量与营收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比起花几千块买一台电动车,人们或许更愿意只花几十块就能骑一个月的共享电动车。经济的复苏也使得共享单车的覆盖区域与投放量在不断增长。 根据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数量已超过100万辆。未来五年,随着各大平台稳步推进共享电单车投放布局,用户共享电单车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激发,尤其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车辆将超过800万辆,2019年到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1.4%。 国外市场的营收萎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国外爆发疫情时间节点相较中国更晚,情况也较为严峻,这也使得小牛的海外市场同比增长较为缓慢,第二季度海外市场的两轮电动车销售为5690万元,同比下降了53.2%,而本季度也仅仅增长了6.3%,影响到本季度的营收表现。 除了国内国外的市场,小牛之所以将第四季度的营收增速调低,美股研究社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跟天气有关系。冬季是电动自行车的淡季,由于冬季在外骑车安全风险更高,并且不像汽车那样能够遮挡住在骑行过程中的寒风,人们会更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购买电动自行车的意愿也比较低。 净利润同比增长平缓,营业成本走高拉低毛利率 财报显示,小牛电动本季度净利润为8000万,同比增长20.5%;毛利润为1.87亿元,毛利率为20.9%,去年同期为22%。每ADS盈利1.01元,市场预期1.3元,去年同期0.87元。 小牛电动的净利润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增长较为稳健,毛利率则稳定在20%左右,净利润的稳健提升与成本得到控制,而营收增速高于成本增速有较大关系。 在本季度中,小牛电动的销售及营销费用为5,080万元,较2019年第三季度的5,710万元减少11.0%,占收入的百分比为5.7%。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小牛电动在本季度中广告及促销费用减少,而对电动车本身的价格进行了折扣销售,每个电动踏板车的成本为人民币2,819元,比上一季度的3,408元下降17.3%。 而研发费用为2,890万元,较2019年第三季度的1,710万元增长69.4%,主要是由于给研发新产品的员工涨薪以及设计新产品的费用增加了。根据财报小牛电动计划第四季度在印度尼西亚市场推出新的Gova产品。 而增长的最多的是一般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2750万元,较2019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1280万元增加了115.8%,这主要受到外汇兑现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虽然小牛电动定位是中高端产品,但事实上小牛的低端产品销售占比在不断增大,这影响到公司的毛利与毛利率。根据老虎证券整理的数据,小牛的各系列电动车销量中,19年以前增长最快的是价格最为便宜的U系列,销售占比从2017年的25.8%上升至2019年的49.1%。而20年上市的更便宜的2000~3000元G0的两款车型,更是成为销售爆款,在2020年Q3实现销售6.77万辆。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