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52wenzhou.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网站设计 > 教程 > 正文

电商平台的未来走向

发布时间:2022-12-05 14:02:51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互联网
导读:
多年的电商平台APP开发经验,使得我和我的团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线上卖货的功能和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几乎所有人都是本着盈利为目的去进行顶层的商业设计。其中有一些干净的,也有一些

瓷砖市场 发展 趋势 前景 需求_台海局势发展 趋势_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图

多年的电商平台APP开发经验,使得我和我的团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线上卖货的功能和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几乎所有人都是本着盈利为目的去进行顶层的商业设计。其中有一些干净的,也有一些灰色的。但毫无疑问,至今为止,这些人都没有在电商领域有所成功,甚至一点点的成功。这些人大概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先说第一种 —— “导购”,干净是干净,但是网上越来越多的返利软件,让大家几乎无从选择,基本上都是拼让利,谁给客户让利多,谁的APP就有优势。

再者,该功能点就是几大电商平台加深垄断行为的一个诟病。看起来让利,最终还是把所有的供货商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其他想进入电商领域的企业根本就越来越远。本身如果自己有一部分供货渠道,也会因为接入了大厂的API接口,链接到大厂的平台上去消费,从而无法留存自身用户。无形中受伤的永远是自己,自己做不大,最终只能沦落到了为大厂打工的局面。个人认为真正想要做电商的企业,其实这种接入大厂API的做法是最不妥当的。

第二种 —— “分销”,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词语都不会陌生了,微商、传销惯用伎俩。有些人甚至没有一手的供货渠道,只需要设置会员级别和对应级别的消费利润,让大家以高于自己级别的价格将商品出售给最终用户的一种行为。很多人都是本着利润来的,但是最终受伤的也是这批人。所谓报单,也就是想参与这个游戏的门槛费。或者月卡,年卡等行为。层级不多,推荐裂变能力就弱。层级多,违法不说还会放大产品本身的价值。这种做法的唯一获利途径就是放大产品价值,但一个被远远放大了产品价值的商品,还真的有实际的购买意义么?

第三种 —— “模式”,无论模式多新颖,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模式越深,套路越深,羊毛的成本越高。这些商家利用的是人性,更多的是偏注于人的赌博心理和暴富梦想。10人拼团模式,就是1人买单,9人赚钱,而且除了其他参与的9个人,平台也要赚钱,无形中购买商品的成本直线增加。

竞价拍卖,简直就是再典型不过的“互助游戏”,击鼓传花,传到谁手里烂在谁手里。

以上两种模式为代表,买到商品的人没有一个心情愉悦的,完全背离了消费给人们带来的快感理论。

一、回顾历史

80年代以前,做生意靠的是勤奋。鸡毛换糖,走街串巷。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年代,利润的主要体现是体力劳动的付出。此时 劳动付出是利润回报率唯一的正向曲线。

80年代下海经商,除了靠勤奋,还有信息不对称。此时因为部分沿海城市优先搞起了改革开放。很多产品和物件只有少数地区掌握,资源的不对称导致了大家可以南北奔波,通过信息不对称和体力搬运的方式获得销售利润。

90年代这种信息不对称的行为已经被扳平了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图,几乎商品的来源已经不是秘密,大家只能进行价格战争,恶行的竞争使得这10年中销售行业不断的下滑,之所以市场经济还是一片大好,个人感觉是房地产支撑了大半边天,而另一半的天是股市。也就是90年代的时间里,销售领域没有任何发展,甚至在倒退。

2000年,互联网元年,淘宝抄袭ebay,给国人带来了不一样的购物体验。尤其是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了电子商务这个行业最有效的助燃剂,让电商火箭一飞冲天。人到店的消费模式彻底被改写,“店”真真正正的被搬到了家门口,让消费模式变成了店到人。

各大平台相互竞争,最终存活下来的几家平台:

2020年,网红的10年,或许来的晚了一些,本应该在2010年就应该诞生的产物,却在2020年才开始兴起,给了互联网电商一个足够积累财富的时间。因为技术发展受到了瓶颈,无论是基础带款建设还是技术变革。

直播带货、抖音带货,无形中成了新一轮的电商风口。

2021年,疫情的到来,改变了很多人对电商的看法和态度,有些人已经在悄悄的寻找未来下一个10年的新风口了。

二、社区电商

疫情的到来,社区为单位的封闭管理和社区的自营能力充分得到了发挥,社区便利店为单位的供货销售形式得到了广泛用户的认可。我在2020年春节疫情期间也做过类似的想法,并且自己创立一个“社群电商”的名词,与目前的社区电商类似,大致的想法也是以社区为单位的一种点带面,以点画圆的一种门槛人口设定方案。

首先解决楼下超市便利店手工记账和商品咨询等痛点,将传统超市便利店手工管理系统化,解决记帐和支付问题,并配以商品图片和文字描述来减少超市便利店的咨询工作。单纯的把电商平台轻量级化,做到每一个实体商超老板都能接受的成本价格,比如100元/月的包月形式。同时整合微商等资源到目标APP上为商超老板提供供货渠道。

我将这一个想法和方案提供给了我正在服务的一个客户,当时在做一个拼团模式的电商平台,疫情虽然影响了很大多数的行业,但确实影响不到一个在家有网就可以办公的我。

可能是我没有把精华的模型描述清晰,也可能是客户只想尝试她的拼团模型。最终,这个想法没有获得真正的落地。有意识的是,我把这个社群电商的想法分享给很多人的时候,他们可能更记住了社交电商。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我也不愿意去和这些人做任何的争辩,和傻子吵架,永远都只是傻子才能干的事情。

中国有句古话“30年河东,30年河西”,在互联网时代可能是10年河东,10年河西。如果只有一条河,那么肯定就是河东河西经常轮换。

电商能在10年前把利润搬到了河东,又怎么不可能在10年后有搬回河西呢。我所说的河东就是互联网电商模式,通过各大互联网电商平台将实体店铺干死。河西可以理解为传统的实体商超,随时互联网经营理念的深入人心,有一天实体商超会凭借互联网的工具使用战胜平台,将东风再次搬到河西。这一个理念我觉得是肯定会实现了。首先互联网工具得到了普及化认可,实体商铺摆脱平台抽成这将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但究竟这个实体会不会还是原来那个便利店,可能就不得而知了,有可能是线下的物业公司,因为他们掌握了一个小区用户的精准信息。也有可能是某一个行业领域切入进来的线下店铺,比如洗衣房,比如菜鸟驿站,又比如某品牌火锅连锁超市。积累人脉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服务好自己的客户,维系他并用互联网手段横向和纵向发展业务,这几点缺一不可。

同时,也很庆幸我没有将全部经历投入到社群电商中来,从2020年11月份出现的一大批社区电商垄断APP争相出世,其中不乏美团等大厂的身影。他们从上流垄断了供货商,压榨式的价格战可能会将弱小的我干的五体投地。

三、VR带货

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还是科幻影片,但他确实已经发展到越来越接近生活,部分应用已经在实验室中得到了普及,随着未来5G带款以及硬件设备的进步,VR技术一定会是一个风口,只不过现在人们受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风速影响,可能很多VR公司坚持不到那一天的到来。目前火的不要不要的视频带货也一定会像VR带货做最终的过度。

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把换脸,换发型等操作当成是娱乐,身临其境的旅游景点介绍难道不能触动人们对旅游的热情?在线换发型,满意后到店消费,难道不能为理发店带来更多流量?穿衣打扮,根据身材和尺码自动匹配,360度全景试穿,更能为改变人们对服装消费的热情。可以说VR带货是直播带货的技术延续。未来一定会有一群人往这个方向引领电商的发展。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