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52wenzhou.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Web 平台区块链开发》1.1. 分布式系统与密码学

发布时间:2022-10-17 20:00:26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互联网
导读: 本书面向的读者简介
自2009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布比特币(Bitcoin)以来,从中提炼出的“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的热度日益升高,比特币将“分布式系统”与“密码学”这两大

本书面向的读者简介

自2009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布比特币(Bitcoin)以来,从中提炼出的“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的热度日益升高,比特币将“分布式系统”与“密码学”这两大计算机技术领域结合起来形成了“区块链”模型,又加以经济学激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生态系统。

伴随着比特币热度的上升,使用区块链技术开发的项目也在日益增加,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太坊(Ethereum)和超级账本(HyperLeadger)。以太坊是由 Vitalik Buterin 创立、以太坊基金会维护的公有区块链平台,相比于比特币其最大的差异就是以太坊增加了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给区块链系统增添了更多的想象力。超级账本是由 IBM 发起、上百家公司参与的开源区块链平台,主要目标是打造通用的企业级区块链系统,让企业能够依赖该项目进行开发而不需要重新“造轮子”。

本书讲解如何开发一个原生运行在 Web 平台的区块链系统,系统原型是 Nimiq 项目。区块链系统能够运行在 Web 平台上意味着浏览器就能运行,这有多个好处:(1)易用性:运行比特币、以太坊的节点和本地钱包需要足够的计算机基础并进行复杂的配置,而浏览器运行则只需要打开网页,非专业人士更容易使用;(2)轻便:只需打开网页并同步小部分数据即可加入区块链网络,无需下载繁重的客户端同步所有数据;(3)兼容性:能安装现代浏览器的设备都可运行区块链系统,包括手机、车载、电视盒子等设备,Web 平台提供了应用与系统之间一个绝佳的兼容层。

本书讲解的系统大部分使用 JavaScript ES6+ 开发,计算密集型的一小部分使用 C 语言开发,使用这两种语言开发使得该区块链系统通过一套代码就能同时运行在 Web 平台和桌面平台:对于 Web 平台,现代浏览器的“官方语言”就是 JavaScript,而 WebAssembly 规范让 Web 平台能够运行 C 语言源代码编译的程序;对于桌面平台(Windows、Linux、MacOS 等),则使用 Node.js 运行该区块链系统,C 语言源代码通过 Node.js Addons 运行。

1.1. 分布式系统与密码学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是计算机领域的一个传统研究分支。简单来说,分布式系统是指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网络通信的方式交互数据、互相合作,组成一个抽象统一的服务系统。从外部使用者的角度看来,这多台计算机组成是一个整体,使用者并不需要关注是哪些计算机在提供服务。

为什么会出现分布式的系统?这要从计算机的发展说起,冯诺依曼体系里的一台独立计算机有独立的运算器(CPU)和存储器(内存和磁盘),早期的计算机服务应用可以通过一台计算机实现,例如存储与访问文件。伴随着摩尔定律下的硬件升级换代,一台计算机能够提供的服务规模随之上升。在这样的发展体系中,其代表产物当属 20 世纪 50~60 年代的 IBM System 360 大型机,占据了当时企业计算机市场七成以上的份额,企业只需要一台这样的大型机,就能为所有员工的低端计算机提供内部服务。

但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一些计算机应用需要通过网络为全球的用户提供服务,每秒需要处理数十万的功能请求,无论从计算力(CPU)还是存储大小、读写频率上(内存和磁盘)考虑,摩尔定律更新下的一台大型机也无法提供这种规模的服务。随之而来解决办法有两种:一是所有计算机运行相同程序,将不同请求任务分发给不同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减少单一计算机的压力;二是把一个请求任务的处理拆成多个部分,每台计算机只做一个部分,然后将结果传递给下一台计算机,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现在的分布式系统混合着上述两种解决方法,对两者不进行详细区分,前者通常称为集群,后者称为流式计算。互联网业务的实时性提高了对软件可用性的要求,因此分布式系统也常用来实现备份和容错,例如集群系统,其中一台计算机无法使用不影响整个集群的可用性。

云计算与分布式的关系_云计算分布式系统_云计算与分布式

单点系统与分布式系统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火热的云计算、大数据概念更是将“分布式系统”融化于无形之中,因为所有的系统都是分布式的。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的根基,它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层面上实现了分布式,抽象出一个“云”,云上没有计算机只有“资源”,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等,应用只需要请求对应的资源用来完成功能服务。从计算机硬件的层面,运行在云上的程序都是分布式的,云已经实现了资源切换、硬件容错等功能;但从软件应用层面,一个程序实例能调度的资源有限,开发者依然需要运行多个程序实例来实现分布式架构。

分布式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对其有深入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理论,包括对于容错、可信节点、共识的数学分析和工程实践。区块链本身是一个大型分布式系统,每个加入到区块链系统的计算机都是该分布式系统中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在做计算、存储备份、数据广播、共识,并且由于节点分布在全球各地并且不可控、不可信,设计好的容错和共识机制对于区块链系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回归本质,区块链系统解决的问题依然属于分布式系统的范畴中,因此许多概念、理论和解决方法与传统分布式系统是共通的,区块链概念的产生站在了分布式系统数十年研究成果的巨人肩膀上。

密码学

“密码学”(Cryptography)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密码学一词源于希腊语 kryptós “隐藏的” 和 gráphein “书写”。小学生上课传纸条写悄悄话创造一些特殊的符号不让中间人看懂,就不知不觉涉及到了密码学。可以说,密码学在人类诞生之初有交流的需求时就存在。

从学术角度上看,密码学主要分为“古典密码学”和“现代密码学”。古典密码学主要是关于加密隐藏和解密破译的研究,远的有中国古代的藏头诗,近的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传递军事情报用的加密和解密机。现代密码学起源于 20 世纪末出现的大量相关理论,其主要关注加密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验证,对信息的不可抵赖签名等。区块链系统大量运用了现代密码学的研究成果,这里介绍一下“非对称加密”和“数字签名”。

对称加密很好理解,藏头诗、二战密码机都是对称加密。对称加密需要有一套规则,例如小明和小红分隔两地云计算分布式系统,现在需要传递一个数字:

云计算与分布式_云计算与分布式的关系_云计算分布式系统

对称加密小明和小红事先约定好加密解密规则,原始数字每一位加 1 就是加密信息。小明需要传递 0305 给小红,他把一张写有 1416 的纸交给邮差马龙。马龙将纸条交给小红。小红拿到写有 1416 的纸后,按照事先加密规则反过来将每一位数字减 1 就得到了小明想要传递的原始信息 0305。

在上述的第三步中,马龙即使看到了纸上的加密信息也不得知晓小明传递的原始信息,这就保护了小明和小红传递信息的隐私性。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 非对称加密,有许多依靠数学性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这里不详细介绍。利用非对称加密,小明和小红的信息传递步骤如下:

云计算与分布式_云计算与分布式的关系_云计算分布式系统

非对称加密小红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一对独一无二的加密规则 C(公钥)和解密规则 D(私钥),解密规则无法通过加密规则反推得到。小红把加密规则 C 写在纸上,交给邮差马龙。邮差马龙将加密规则 C 交给小明。小明利用小红传递的加密规则将原始信息加密 C(0305),交给邮差马龙。邮差马龙将加密信息 C(0305) 交给小红。小红用之前生成的解密规则对信息解密 D(C(0305)),得到小明的原始信息 0305。

在上述第五步中,马龙即使有加密规则 C 和加密后的信息 C(0305),也无法得到原始信息,因为加密和解密的规则互相是不可反推的。但这个方法依然没有解决第二个问题,如果坏的马龙把 C(0305) 调包成 C(1234) 让小红解密除了虚假的信息怎么办?

反过来想,如果把解密规则公开(作为公钥),把加密规则保留(作为私钥),加密者发布用私钥加密的信息如果能通过公开公钥解密,那么加密信息本身就是对加密者身份的背书,这样就杜绝了伪造加密者发布的虚假信息,这样的方法叫做 数字签名。

但是,公开的公钥本身就是不可信的,只有信任得到的公钥才能信任用公钥解密的信息,因此这里存在一个信任链的问题。在目前的真实应用场景中,HTTPS 协议是非对称加密最广泛的应用,公钥通常需要有“权威机构”的数字签名才可信,因此这条信任链的底部是中心化的权威机构。

区块链系统中大量运用了非对称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私钥是区块链系统中证明身份的唯一手段。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