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52wenzhou.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DNA里的原罪?笔记本厂商进军智能手机为什么屡战屡败

发布时间:2022-02-24 15:00:08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互联网
导读:自从智能手机成为普及率最高的终端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企业和笔记本企业似乎并未有太多交集。一方面在手机行业如火如荼地互相内卷的日子里,笔记本行业似乎都很佛系,双方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但不知从何时候开始,手机企业纷纷发布了笔记本产
  自从智能手机成为普及率最高的终端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企业和笔记本企业似乎并未有太多交集。一方面在手机行业如火如荼地互相内卷的日子里,笔记本行业似乎都很佛系,双方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但不知从何时候开始,手机企业纷纷发布了笔记本产品。
  
  尽管在目前看来,手机厂商所发布的笔记本产品通常主打商务便携的卖点,尚未触及笔记本厂商的核心产品线,但是近几年华为笔记本在国内的销量呈现稳步增长,已经分销了部分笔记本厂商的市场份额.
 
  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涉足笔记本行业,凭借自身特有的优势,配合终端生态的概念,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
 
  对于这种现状,笔记本行业也一定有所察觉,恍然间梦回十年前,因为也就是在那一年,国产非运营商定制机或者说互联网品牌手机也是这样异军突起,撼动了曾经的手机行业霸主品牌。
  
  “中华酷联”时代为国产手机夺取国外品牌市场营造了一个优秀的开端,也让小米、魅族等互联网品牌有了肥沃的土壤,同时也让很多电脑品牌萌生了扩展手机产品线的念头。
 
  除了原本在手机行业就称霸一方的联想以外,国内有神州、华硕、宏碁(acer),国外有戴尔、惠普、甚至微软和英特尔,都曾经涉足手机行业,也推出过产品,结果显而易见,但从它们遇阻的原因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共同特点。
 
  
  时间回到2010年,彼时整个PC产业尚未出现下滑趋势,包括笔记本在内的PC产品依旧是各大笔记本厂商的主要营收。
 
  而智能手机业务只是一项尚未成熟的“可能性”业务,当时的智能手机市场依旧由诺基亚、摩托罗拉、联想、中兴等头部品牌把控,其他手机厂商也通过此前积累下来的用户基数能够实现基本的平衡,所以拥有智能手机业务的笔记本厂商也能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PC业务上。
  
  当时Android还未崭露头角,iOS还为被人所熟知。诺基亚的塞班和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扛起了智能手机的早期大旗。
 
  相比塞班,Windows Phone更加接近于人们对于智能系统的期望,不过也因此,微软在对Windows Phone对开发上仍旧采用了PC模式,导致Windows Phone在很多时候都像是讲电脑系统直接照搬进手机一样,并未针对手机进行有效的优化,使用体验感交叉。
 
  这也给了其他系统机会。或许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到了2011年,苹果、三星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利润份额逐步稳定在90%以上,Android系统就从2011年的1.6%一路突飞猛进达到了80%的市场占有率。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很多拥有手机业务的厂商才意识到,新的智能手机时代已经来临,未来这台小小的掌上设备,会成为最具潜力且厮杀最残酷的“城池”。
  
  众所周知制造业对于上下游产业链的依赖性很大,处于行业核心位置的笔记本厂商与上游供应链经历了长时间积累和磨合所以在在笔记本元件上,笔记本厂商会比手机厂商拥有更大的优势,包括原材料供应、价格把控上笔记本厂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现在仍需要用较高的价格去进行原材料的采购,但是价格上又要做到低于传统笔记本厂商,本身在笔记本上也利润率就不高,手机厂商的净利润也会一压再压。
  
  同样在下游的渠道中,笔记本厂商所采取行业内最为经典的4P(产品、价格、推广、渠道)营销模式,通过特定的顾客群,稳定的代理商和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



DNA里的原罪?笔记本厂商进军智能手机为什么屡战屡败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